新新聞No.1374 戰勝奢侈稅 新聞稿

房仲超業、建商贏家現身說法

 

房價持續向上走 奢侈稅無用

今年一到五月全台七大主要都會區建物買賣移轉件數的狀況來看,當初因為等著奢侈稅實施撿便宜的消費者,似乎都有「悔不當初」的感覺。近期正忙於奢侈稅修法的國民黨立委孫大千說,「奢侈稅有打擊短期投資的效果,僅能治標,卻無法治本,要健全房市,得靠內政部提出一套完善的社會住宅規劃,透過租稅工具是無法達成打房的效果。」身為執政黨立委,似乎不太方便去批評國民黨的政策。事實上,若從絕對數據來看,奢侈稅實施期間,全台七大都會區的房價漲幅均超過一八%,奢侈稅的存在有無效用,一目了然。

 

成交量打光光 價格還是打不下來

不動產仲介經紀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李同榮,一向以敢言著稱,他認為「奢侈稅一點效果也沒有。」但面對外界批評聲浪,政府為了面子問題,也不能廢奢侈稅,所以只好朝修法方向進行。

李同榮認為,奢侈稅只打到量、沒打到價,不但無助於居住正義,而且對產業的發展也不是好事。政府自認為有效抑制了原本要飆漲的房價,如果沒有奢侈稅房價可能漲更快、更多,這樣的論點似乎有問題。不管政府如何自圓其說,但實際狀況反映的,是奢侈稅對於房價抑制效果很有限。

淡江大學產業經濟系副教授莊孟翰表示,過去幾年,中國政府也對房市做了許多調控,但房價還是持續上揚。台灣實施奢侈稅雖讓投機力道減弱,但房價卻未因此而下來。財政部在後續修法時,應多聽聽大家的意見。

李同榮怒批,若是為健全財政,就財政的觀點來看,奢侈稅的做法就好像在結構不是很好的房子上加蓋違章建築,對於健全財政的效果有限。房價下不來、房仲業失業率又增高,奢侈稅產生兩面不討好的狀況,這對國家經濟是好事嗎?

 

民意支持、財政部持續。推動修法不廢除已定調

 

「對建商有利就是對消費者不利」,這樣的說法套用在多數時間及事件上,基本上都是對的,但是若用在奢侈稅身上,卻未必是如此。盡管如此,民意壓力將讓財政部持續推動奢侈稅修法;而延長年限,似乎是未來最有可能做出調整的方向之一,多數民眾也支持這樣的做法。

根據永慶房產集團的調查資料顯示,有接近六七.二%的受訪者,支持奢侈稅應繼續存在;而且有六五.四%的受訪者,認為現行的奢侈稅應進行調整。在民意的支持之下,財政部對於奢侈稅「只修不廢」的大方向、大原則,將更難以撼動。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多數民眾均認為奢侈稅課稅基準應改為實際交易價差,有賺才課稅。據瞭解,部分房仲業者及從業人員也不排斥這樣的做法。既然有共識,這一點或許可以做為財政部修法方向的參考。

房仲業及大型建商,是這波奢侈稅打房的主要受害者(輸家);尤其是雙北市的房仲業者,一年交易量就萎縮三成。話雖如此,仍有房仲從業人員能逆勢突圍,他們的成功心法值得大家借鏡。

李同榮說,據公會私下統計,奢侈稅實施期間,雙北市房仲業者因此而失業者,初估大概就有六、七千人。正因如此,房仲業對於奢侈稅的修法,抱持著「又期待又怕受傷害」的態度,深怕奢侈稅一修,好不容易回升的業績,馬上又被打回原形。

永慶房產事業群總經理葉凌棋表示,奢侈稅對於交易量抑制的效果相當明顯。但實施一段期間後,隨著實價登錄上路,量縮有逐漸收斂的情況;今年一到五月,全台七大主要都會區建物買賣移轉件數,均有回升跡象。唯雙北市的交易量離奢侈稅實施前的高峰水準,仍有一段相當大的距離。

 

資金從北往南逃。南、高房價高高掛

 

這一波奢侈稅的實施,雙北市房價的漲幅相對其他區域為低,而桃園縣、台中市、台南市及高雄市的房價漲幅均超過四成。值得一提的是,台南市及高雄市今年一到五月的建物買賣移轉件數,均已超越二○一一年同期,價量齊揚,台南及高雄建商在北部投資資金外移效應下,儼然成為奢侈稅實施後最大受益者。

奢侈稅意外打出高雄房市的春天,許多人始料未及,因而造就國泰、華固及興富發等建商「見獵心喜」,紛紛南下推案。套句房市名嘴田大權的話,南部的房市已蕭條多時,從來沒「奢侈」過。這一次奢侈稅碰巧讓高雄房市「奢侈」起來,這場歡樂派對能夠持續多久,值得關注。

根據永慶房產集團資料顯示,房地產投資連續六季蟬聯國人最愛的投資理財工具,國人偏愛將房地產做為主要投資工具,或許是奢侈稅打房無效的主要原因之一。

嚴格來說,這就跟家長腦袋觀念不改,教改永遠無法成功一樣。若資金持續氾濫且利率持續維持低檔,則因為房地產被多數民眾當成投資商品,所以奢侈稅打壓房價的效果,將被這兩項因素給嚴重稀釋掉。

一位不願意具名的建商開玩笑說,政府若真的把台北市房價打下來二至三成,很多人還是買不起台北市的房子。而台北市房價真的跌個二、三成,可能會對經濟及金融體系造成衝擊,這恐怕也不是政府所樂見。由此看來,延長奢侈稅年限,似乎有點「以拖待變」的味道。

針對居住正義的問題,建築開發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吳寶田建議,政府必須要有雙軌的思維,將房屋分成「商品房」與「保障房」。

吳寶田說,「商品房」屬於國家經濟實力與城市競爭力的展現,由市場供需決定房價。至於「保障房」,則屬於社會照護的一環,是社會福利而不是市場經濟,政府的住宅政策若能有這樣的思維,城市發展及居住正義方能同時兼顧。

嚴格來說,台灣主要都會區近幾年房價大幅上揚,全是政府調降遺贈稅後,台商資金大幅回流台灣所致;在這些資金消化完畢之前,以奢侈稅打房,或許將陷入「英雄無用武之地」的窘境。無論是置產或投資,民眾都應牢記奢侈稅的教訓。

 

 

大老觀點》吳寶田:打房用錯方法會把台灣經濟打垮稅收不到,房價也沒壓低

 

支持奢持稅打房大概是台灣多數民眾的共識,但身為利害關係人的建築開發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吳寶田,則讓數字說話,希望政府謹慎再謹慎。

奢侈稅上路一個月前,建築開發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吳寶田,曾在某政治人物邀約飯局上與馬英九總統碰面;當時,吳寶田曾向馬總統仔細分析奢侈稅可能對台灣經濟造成的不利後果。無奈的是,政府力拱奢侈稅上路心意已決,吳寶田無功而返。

如今,財政部傳出要調整奢侈稅的聲音;吳寶田在陪同台北市長郝龍斌訪問中國前夕,特別在百忙中抽空接受本刊專訪。以下為專訪內容摘要:

充沛資金追求有限籌碼

房價不降反升

問:近期財政部正著手規劃奢侈稅修改方向,你是否已受到相關諮詢?

答:目前奢侈稅的修法離財政部定案還有一段時間,或許前置作業期較長,所以還沒有人來詢問公會這邊的意見。

過去一段時間,政府許多重大議題都未與民間好好溝通,許多政策倉促上路,往往產生一些不良影響,希望這次修法能避免重蹈覆轍。

問:奢侈稅上路二年是否達到抑制房價上漲及健全房市的效果?房價持續上漲原因為何?

答:房價通常是由市場供需決定,當然這當中會有一些人為炒作的因素,影響供給與需求的因素相當多。不可諱言的是,奢侈稅實施帶來嚴重的「閉鎖效果」,市場願意供給籌碼(房屋)的人減少;同一期間,都市更新案的推動也因文林苑事件而陷入停擺,當充沛的市場資金追求有限的籌碼,房價當然就被拉高。

奢侈稅上路後隔年,二○一二年全台買賣移轉棟數三十二萬九七四一棟,不但創下十年新低,而且比○三年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的三十四萬九七○六棟,○九年金融海嘯的三十七萬九二九○棟還少。若與開徵前的一○年度相較,買賣棟數約減少一九%。這些數據背後隱含的就是流動性的停滯,讓房市變得不健康。

我曾說過,只有「不懂的人」、「不得已的人」及「不在乎的人」三種人會繳奢侈稅,用稅的手段去整治房市,除了容易濫殺無辜、降低投資意願、減少就業機會外,對於政府稅收幫助也不大,甚至可能減少。

自奢侈稅上路以來,將近二年不到時間,從不動產身上僅課到約五十二億元的稅,值得注意的是,一二年的契稅收入僅一一六.九億元,比○八年金融海嘯的一二七億元還低。

台北市高房價主要是土地供給的問題,除了難有完整的素地供給,都市更新案費時又不見得會成功;土地稀少且容積率管制嚴格,土地成本自然推動房價上升。

 

流動性降低形成換屋障礙

買賣減少衝擊就業機會

 

問:奢侈稅的實施是否對消費者有利?對房地產及周邊產業產生哪些副作用?

答:奢侈稅讓房地產流動性降低,轉嫁效應讓地價、房價墊高,造成民眾換屋的障礙。除此之外,奢侈稅實施讓地方相關稅收隨之減少,進而影響經常性資本(公共建設)的提供,這些對民眾都是不利的。

據我暸解,房屋買賣棟數減少,嚴重衝擊仲介、代書、裝潢、家電及搬家等服務業與基層勞工的就業機會。

政府利用奢侈稅打房,但諷刺的是,如果沒有不動產及營造業的貢獻,台灣今年第一季經濟成長率可能會更差。今年第一季,製造業成長率一.六一%,批發及零售業則僅有○.六四%,金融及保險業最慘,負成長○.○九%。打房若用錯方法,再這樣打下去,會把台灣經濟打垮掉。

問:你對奢侈稅未來修法方向有何建議?

答:奢侈稅所能發揮整體公平正義的作用很小,卻足以產生讓國家經濟活力傷筋挫骨的後座力。政府若要健全房市、落實居住正義,應該從供給面下手,仿照新加坡或中國等國家,提高「社會住宅」、「保障房」的供給,並且做好相關交通建設,方便通勤族。

基本上,奢侈稅的影響有九○%是負面的,因此,廢除奢侈稅應該是最好的辦法。倘若只修不廢,我認為若延長奢侈稅年限至四年,影響相關產業勞工生計不勝計數。

關於修法,我個人有幾點建議:

一、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第五條增列「其他經財政部核准不適用者」的情形,避免造成非投機性的流動障礙,並符合法律保留原則。

二、在母法中授權行政院或財政部建置「實施地區」(進場)與「停止適用」(退場)的調節,讓政府視經濟情況調節應用。

三、現行「全額課徵」之苛稅,宜考慮調降稅率,以符量能原則。

 

更多精彩內容 請見新新聞周刊No.1374期